棉花褐斑病
發(fā)布時間:2014/8/14 9:54:41 瀏覽次數:7448次
棉花褐斑病為害癥狀:
主要為害子葉和真葉。子葉發(fā)病,初在子葉邊緣或其他部位出現針尖大小的紫色小點,后擴大成中間褐色、邊緣紫色的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病斑,病斑稍隆起。天氣潮濕,病斑迅速發(fā)展,多個病斑可相互融合形成不規(guī)則形大斑,中間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中心質脆,易破碎穿孔,嚴重者子葉脫落。真葉發(fā)病,初生針尖大小的紫色小點,后擴大成黃褐至灰褐色邊緣紫紅色的圓形病斑。
棉花褐斑病病因:
為棉小葉點霉和馬爾科夫葉點霉,均屬半知菌亞門。
(1)形態(tài):
①棉小葉點霉。分生孢子黃褐色,器球形,頂端孔口深褐色,埋生,后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橢圓形,兩端各生1油滴,②馬爾科夫葉點霉。分生孢子器球形,深褐色,埋生,后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橢圓形。
棉花褐斑病發(fā)病條件及傳播途徑:
(1)菌源。病原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
(2)傳播。第2年從分生孢子器中釋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到棉葉上引起病害。后在葉片組織里產生分升孢子器,釋放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的寄生性強,幾乎全部寄生于寄主的葉組織上,造成明顯的病斑。病菌在棉花的整個苗期均有致病性。生育后期發(fā)病,大多在棉株下部生長較衰的老葉上,對棉株的生長無顯著影響。
棉花褐斑病發(fā)生規(guī)律:
(1)環(huán)境因素。褐斑病的發(fā)生流行主要取決于苗期的天氣情況。苗期低溫、陰雨有利于發(fā)病。
(2)栽培因素:套作棉田土溫低、空氣濕度高,棉苗生長較弱,有利于病菌在葉片上萌發(fā)侵染。地膜棉及營養(yǎng)缽育苗的苗床,有利于病菌的生長發(fā)育,發(fā)病也較重。
棉花褐斑病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清潔田園,病殘體并集中處理,秋季深耕翻埋病葉,降低越冬菌源數量。實行輪作,尤其是稻、棉輪作,對降低菌源數量有較好的效果。加強苗期管理,施足基肥,追施肥等以培育壯苗,提高棉株抗病力。
(2)化學防治:苗期如遇低溫多雨天氣應及時噴1∶1∶200倍式波爾多液噴霧,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1-2次。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