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紐帶線蟲病
發(fā)布時間:2014/8/12 9:18:36 瀏覽次數(shù):3740次
棉花紐帶線蟲病為害癥狀:
發(fā)病幼苗,地上部生長僵縮,葉色褪綠,甚至枯葉、落葉,造成死苗。棉根系黃褐色,多壞死斑,隨著斑塊的擴大和顏色加深,使根須成段褐腐脫落,蕾鈴期棉株營養(yǎng)生長旺盛癥狀有所緩和,后期病株易發(fā)生根腐早衰,枯桿期提前7-10天。
棉花紐帶線蟲病病因:
病原為塞氏紐帶線蟲和哥倫比亞紐帶線蟲屬于墊刃目,紐帶屬。
(1)形態(tài)。
①成蟲。雌成蟲蠕蟲形,頭部突出,有3-4個唇環(huán),針粗壯,陰門位于體中部略后,尾端鈍圓。雄蟲罕見。
②卵。蠶繭形。
③幼蟲。體形特征與雌蟲相近,但體形小,無生殖器官。兩個種形態(tài)相近,其主要差別為塞氏紐帶線蟲唇后環(huán)紋4個,半月體在排泄孔后第五環(huán)紋處,尾端有10-15個環(huán)紋,腸端不覆蓋直腸。哥倫比亞紐帶線蟲為唇后3環(huán)紋,半月體在排泄孔后2環(huán)紋處,尾端15-17環(huán)紋,腸端覆蓋直腸。
(2)特性。這兩個種均可營孤雌生殖。卵的孵化期溫度25℃約為10天,完成1個世代約為45天。幼蟲和成蟲在土中對于干旱和饑餓均有一定耐力。
棉花紐帶線蟲病發(fā)病條件和傳播途徑:
(1)越冬。線蟲在越冬作物根圍土壤中可以越冬。
(2)侵染。第2年春氣溫升高到15℃以上后侵入棉苗或其他適宜寄主根系,并隨棉田的移栽向外擴散流傳。此外,病田土壤中線蟲也可通過耕作農機具的攜帶造成擴散。兩種紐帶線蟲對棉花可營外寄生,但更多的是侵入根內進行遷移性內寄生為害。線蟲在棉根內主要進行縱向遷移運動取食,使皮層組織出現(xiàn)隧道狀損傷。雌蟲在棉根組織內散產卵粒,孵化后的幼蟲也在皮層組織內分散取食。幼蟲和成蟲在棉根枯死或受到其他因素刺激時可離開棉根進入根圍土壤中。
棉花紐帶線蟲病發(fā)生規(guī)律:
日降雨量超過25mm,棉根內線蟲密度有較大幅度降低。砂質土適合病原線蟲的繁殖擴散,發(fā)病重。連作棉田,或與寄主作物輪作的棉田,發(fā)病重。
棉花紐帶線蟲病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選用抗根結線蟲的棉花品種。用抗根結線蟲病的花生、水稻等與棉花輪作3年以上。棉花拔柴后及時燒毀,減少蟲源。
(2)化學防治:在定植時用1.8%愛福丁乳油1000倍液澆灌定植穴,防效優(yōu)異。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