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冬季的氣候原因,導致棚室通風時間短。棚室內溫度濕度都較高,很容易發(fā)生細菌性病害?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細菌性病害的特點以及防治方法。
病狀類型
斑點型:如細菌性角斑病。
葉枯型:如細菌性葉枯病。
青枯型:如番茄青枯病。
潰瘍型:如細菌性潰瘍病、細菌性斑疹病等。
腐爛型:如細菌性軟腐病。
畸型:該情況發(fā)生較少,但在甜椒上見有莖部呈瘤腫狀。
流膠型:這種類型主要發(fā)生在瓜類蔬菜上,且是近兩年來非常嚴重的一類病害,如黃瓜流膠病。
發(fā)病規(guī)律
細菌是桿狀菌,通常具有一至數(shù)根鞭毛,在有水的情況下,可通過自然孔口(氣孔、皮孔、水孔等)和傷口侵入,進一步擴展。病原細菌可借助流水、昆蟲等進行傳播。
冬季天氣變化多端,連陰天或雨雪天氣時有發(fā)生,致使棚內溫度較低,為棚溫,菜農放風時間相對減少,棚內濕度大,露水較多,為細菌性病害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
此外,菜農在進行整枝摘葉后會造成傷口的存在,這又成為細菌性病害的侵入口,尤其是遇到陰雨雪天氣,放風時間短或無法放風時,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加上植株上留下的傷口侵入點,細菌性病害會發(fā)生嚴重并迅速蔓延。
總的來說,傷口和高濕是病害發(fā)生的有利條件。
防治方法
對于細菌性病害的防治,建議菜農不要單一地偏向于藥劑防治,而是根據(jù)細菌的發(fā)病規(guī)律和發(fā)病部位進行綜合防治。
保護好“口”
植株的任何部位都存在許多“口”,如氣孔等自然孔口,還有一些因摩擦、整枝打杈、果實采摘、害蟲咬噬等造成的傷口,這些 “口”都是細菌侵染的通道,給細菌提供了適宜的繁殖和侵染條件。
若菜農在管理中保護好這些傷口 (如選擇在連續(xù)三個晴天時進行農事操作,一般建議在上午植株上無露水的時候操作,在行間通風透光良好時,傷口愈合速度快,就會避免被細菌侵染,或者整枝打葉留 “尾巴”,事后注意及時噴灑殺菌劑預防細菌侵入),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細菌性病害的發(fā)生。
控制好濕度
在生產中,要預防細菌的侵入,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好棚內的濕度,菜農可在棚溫的基礎上,通過勤放風排濕、操作行內鋪設秸稈或稻草、稻殼等進行吸濕、降濕,創(chuàng)造不利于細菌生存繁殖的環(huán)境,控制好了濕度,細菌性病害也就大大減少了。
合理用藥
目前,用于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有很多種,如中生菌素、銅制劑、葉枯唑、噻唑鋅、氯溴異氰尿酸等?珊唵螝w納為以下四大類:
抗生類:如新植霉素、中生菌素等。該類藥劑具有內吸性,被吸收后可殺滅植株體內的細菌,治理效果較好。
銅制劑:無機銅有氫氧化銅、硫酸銅等;有機銅有喹啉銅、絡氨銅、琥膠肥酸銅等。該類藥劑利用銅離子的強氧化性使細菌菌體溶解,治理效果好,病害發(fā)生后,可選擇該類藥劑。
唑類藥劑:如葉枯唑、噻唑鋅等,該類藥劑內吸傳導性強、兼具保護和治理作用。因為是唑類藥劑,可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菜農在使用時注意不要過量。
生物農藥:枯草芽孢桿菌、多粘芽孢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等,生物類農藥通過以菌抑菌達到預防細菌侵染的目的。在病害發(fā)生前預防時可用生物類農藥。
所有的細菌性病害都可用上述四類藥劑之一,交替使用,并根據(jù)病害發(fā)生程度進行復配防治,但要注意發(fā)病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
藥劑噴施:適用于葉片、果實發(fā)病或全棚預防,治理可選用噻菌銅、噻霉酮混配中生菌素;預防可噴灑中生菌素或枯草芽孢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等。
藥劑涂抹或注射:適用于莖稈發(fā)病,對于莖稈腐爛型的細菌性病害,找到病變部位以后,要先用小刀刮去病部的腐爛部分,讓病變部位全部裸露,然后用抗生、銅制劑或其它治理細菌的藥劑調成糊狀對病變部位進行涂抹,提高用藥效果。對于莖稈內部的病害,如細菌性髓部壞死,可采用藥劑注射的辦法,根據(jù)發(fā)病程度,可適當縱剖部分莖稈,注意不要把莖稈弄斷,讓病變部位全部裸露后,用可殺得叁仟、喹啉銅等銅制劑配合中生菌素、新植霉素等抗生進行注射,因受髓腔影響,藥劑注射莖稈時比較費時費工。
藥劑灌根:適合根部或莖稈染病,可用春雷·王銅或硫酸銅該·鈣+葉枯唑或乙蒜素+噻霉酮灌根,每棵植株用半斤左右藥液。灌根后澆水,每畝隨水沖施微生物菌劑。
以上就是防治冬季棚室細菌性病害的方。更多作物種植栽培管理技術和肥料小知識小技巧請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