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又叫羅漢豆,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含有的蛋白質能延緩動脈硬化,膳食纖維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促進胃腸蠕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相傳蠶豆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帶回的物品之一,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十分悠久。那么,蠶豆該怎么種植呢?蠶豆的種植技術及病害防治技術有哪些?
蠶豆該怎么種?
1、、栽培時期。蠶豆一般在春天或秋天栽培,春天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種植,秋天在10月上旬到11月上旬種植。適時栽種有助于苗齊,苗齊,苗壯的干旱谷物蠶豆在初秋不能栽培,在開花期防止蠶豆受到低溫冷害。
2、選擇種子播種。選育豐產,高產,無病的優(yōu)質種子,有利于播種前耕地,軟化土壤,根莖大膨脹發(fā)芽形成根瘤,利用根瘤菌接種提高產量?梢赃x擇土壤接種的方法,在種植蠶豆的區(qū)域挖50公里左右的土,播種時撒在溝里。
3、種植條件。蠶豆,對溫度要求隨生育期的變化而不同,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16~25℃,溫度不低于3~4℃,溫度不高于30~35℃。在營養(yǎng)生長期所需溫度較低,溫度不低于14~16℃,開花結實期要求16~22℃,如遇~4℃下低溫其地上部即會遭受凍害,雖然蠶豆依靠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但仍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各種元素供其生長,缺素常出各種生理病害。
蠶豆的種植技術要點:
1、苗期管理。播種后要用土覆蓋,蓋上稻草維持溫濕度。在生長中期對發(fā)病的植株進行處理,將病殘體與雜草,集中銷毀。噴灑農藥進行病蟲鼠防治,控制好水分,整理枝苗。要植株的正常發(fā)育。后期植株對水分的需求,控制好密度,保持好土地間的透風通光性。
2、施肥澆水。播種完后要及時澆灌,保持所需的水分,這樣可以促進早點發(fā)芽出苗。播種完后要將土壓實,防止長大后的植株出現倒伏現象。在長出幼葉時,適當追施一些氮肥,在生長期間要分時間追施磷肥和鉀肥。結莢期要多施一些微量元素,可以減少掉花掉莢的現象,實現豐產。在初期的時候主要還是要排水與通風性,避免花莢掉落,豆粒干癟。
3、中耕整枝。在出苗后要及時檢查,如果發(fā)現了缺苗的情況要立即補種。在苗期時要經常中耕除草,將土拍實壓厚,防止出現倒伏現象。在開花期前后要多注意苗的分枝情況,蠶豆的分枝難以結莢,應該要切除多余的分枝,為主干多吸收養(yǎng)分,提高結果率,提高飽滿率。
4、后期管理。灌漿期對水份的需求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低于18~20%必須灌水,高產田塊和遲熟田塊終花散尖期進行打頂摘芯,利于通風透光、增粒重、促早熟。
5、防旱防澇。蠶豆既怕旱又怕澇,若田間排水不良則根系發(fā)育不良且易發(fā)生立枯病和銹病,如遇干旱尤其開花結莢期對產量影響更嚴重,應根據生長需要及時排灌。
6、適時收獲。蠶豆成熟自下部豆莢開始,若采收青豆作蔬菜用可自下而上分3至4次采收,若采收老熟籽粒應待大部分植株中下部豆莢變黑一次采收。
蠶豆的病害防治要點:
蠶豆褐斑病可以侵染蠶豆的莖、葉、莢和種子。葉片染病初呈赤褐色小雀斑,后擴展為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中央為淡灰色,邊緣呈深褐和赤色,直徑3~8毫米,其上密生黑色呈輪紋狀排列的小點粒,病情嚴重時互相交融成不規(guī)則大斑塊。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600溶液等,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1~2次。
蠶豆黃萎病初僅在植株一段發(fā)生黃化,另一側顏色正常,莖部上面的葉片,自下部開始向上部逐漸黃化,黃化葉片起初呈蒼綠色或綠黃色,后完全變黃。
農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輪作。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澆灌50%混殺硫懸浮劑500~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350倍液,每株灌兌好的藥液500毫升。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以上就是蠶豆該怎么種,蠶豆的種植技術及病害防治要點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