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荊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的成熟果實,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涼血、明目止痛等功效;用于治風熱感冒、頭暈、目赤腫痛、肌肉神等癥。蔓荊子的適應(yīng)性較強,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嚴,但 喜溫暖濕潤,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較好。耐鹽堿,在酸性土壤上生長不良。
一、蔓荊子的生長習性
蔓荊子適應(yīng)性較強,野生蔓荊子多生于海濱、湖澤、江河的沙灘荒洲上;而人工栽培則生于靠近水源荒坡地、平原及溪邊。對環(huán)境和土壤要求不嚴,具有喜陽光、耐寒、耐堿、耐旱、怕澇的特性,以土層厚、不易積水的沙灘荒洲上種植較適宜。除幼苗期外其耐旱能力很強,開花結(jié)果期需水量較大。
二、整地與施肥
蔓荊子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栽種。但選擇向陽或光照時間長,靠近水源的沙地為好。播種前現(xiàn)將土地精耕細作,結(jié)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復(fù)合肥50公斤,中藥材專用肥50公斤。然后做成1.5 米寬的高畦,等待播種。
三、播種
蔓荊子用種子繁殖和枝條繁殖。種子繁殖又分育苗移栽和直接播種;枝條繁殖又分插條和埋條。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適宜的方法種植。
1.選種育苗
(1)選種:采摘后選粒大飽滿,表皮黃褐色的成熟果實,隨即用濕沙拌勻,置陰涼處儲藏,上面再蓋一層10厘米的細沙。并注意保持沙土的濕潤,翌年春播前取出播種。
(2)育苗:將頭年收藏好的種子,于翌年驚蟄后播入備好的苗床內(nèi);按1.2米開廂,廂距35厘米,廂面開橫溝,深7-10厘米,溝距20厘米,將備好的種子播入橫溝底,蓋5-10厘米厚的沙土,平整廂面, 覆蓋一層茅草或雜草即可。若使用地膜覆蓋更好。每畝用種量約8-10公斤。播種后15-20天便可出苗(若經(jīng)催芽可提前出苗)。待苗高15-20厘米時,可適當施催苗肥,當苗高50厘米時即可移栽定植。一般 宜在冬未春初移栽。按1.2×1米的行株距進行穴栽。
2.種子直播
適用于既缺種苗又近水源的沙灘地。隨氣溫升高后,見貯藏的種子開始露芽時便取出,直接播入種植地里,條播或穴播,行株距以1.2X1米為宜,播后蓋沙平溝面或穴面,并鋪一層草。出苗后,待苗長到 15厘米以上時,噴施1次葉面肥。當苗高50厘米以上可用沙將苗干壓入地下,令其匍地而長。2年后即開花結(jié)果。
3.枝條扦插
宜選近兩年結(jié)果的莖條,若果枝多且粗長者更佳。割取后削去叉枝枯葉,置陰涼潮濕處儲藏備用。將選好的備用枝條(插條)切成20厘米長小段,按1.2X1米的行株距扦插。先用一根直徑2厘米左右的鐵釬 ,在地上呈45度角斜插成洞,深約20厘米左右,隨即將插條入洞內(nèi),踏緊沙土。一般宜選立春至春分期間的陰雨天進行為好。
4.枝條埋栽
成活率高,生長快,但用苗量大。其方法:先在地上按15厘米的行距開1.5厘米深的長溝,將枝條單株平鋪埋栽,不宜多放,然后蓋沙平溝或沙土高出地面,作龜背埂,踏實。栽后,4月長苗生葉后 雜草、雜物。防止牲畜踩踏,覆蓋整理露蔸的莖枝。有條件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促使莖葉生長快。2年后可在夏天進行除草。莖枝長到1米以上,可將鋪地而長的莖枝輕提拉離地面,然后將苗換動一個位 置鋪好。并在其莖節(jié)上覆蓋少量沙子,隨即踏緊。
四、田間管理
移栽后連澆2次水,以提高成活率。移栽后1-2年,在早春萌發(fā)前,結(jié)合中耕除草,每畝施入腐熟人、畜糞水1000公斤;6月,結(jié)合中耕除草,每畝施入腐熟人、畜糞水1500公斤;封凍前,結(jié)合中耕,每畝 施入腐熟廄肥1000公斤,于株旁開溝施入,施后培土。移栽3-4年后,在4月上旬,每畝施入腐熟廄肥1000公斤、磷酸二氫銨30公斤,促進多開花結(jié)果;冬季,每畝施入腐熟廄肥1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 斤,于株旁開溝施入,施后培土。植株生長2年后,每年冬季,剪除衰老枝、枯枝、徒長枝及病蟲枝。在新枝生長1米長時,及時摘心,促進多發(fā)側(cè)枝,形成短果枝,多結(jié)果。蔓荊子連續(xù)結(jié)果5年以后,應(yīng) 進行砍苗更新。在立春前后將老蔸上的莖苗全砍掉,清明前后便能長出粗壯繁茂的新枝葉,夏秋并能結(jié)出粒大飽滿的果實,是一種較好的豐收增產(chǎn)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