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細菌性斑疹病病害應選用優(yōu)質、抗病種的品種進行傳播,可及時防治病害的發(fā)生。
(1)選用耐病品種。
(2)在干旱地區(qū)采用滴灌或溝灌,盡可能避免噴灌。
(3)建立無病種子田,確保種子不帶菌是杜絕病害傳播的根本措施;種子用1%次氯酸鈉溶液+云大-120500倍液,浸種20-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
(4)初發(fā)病時用“天達2116”800倍液+“天達諾殺”1000倍液、77%多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可殺得101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
一、農(nóng)業(yè)防治:
(1)移栽前或收獲后,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曬土,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源和蟲源。
(2)育苗的營養(yǎng)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
(4)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
(5)育苗移栽,播種后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6)適時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時中耕培土,培育壯苗。移栽時汰除病、弱苗。
(7)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后及時清理溝系,防止?jié)駳鉁,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殺蟲的藥土,
(9)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殘體。
(10)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于減輕病害。
(11)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fā)病時及時病葉、病株,并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2)嫁接防病,用野生水茄、毒茄或紅茄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采用劈接法嫁接,可減輕病害。
(13)加強水肥管理,控制好棚室內的濕度,及時通風排濕。減少果實受傷。果實成熟后及要及時采收,摘除病果,清理落地果。嫁接防病,用野生水茄、毒茄或紅茄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采用劈接法嫁接,確有實效。
(14)嚴格執(zhí)行檢疫制度,疫區(qū)種子、果實等不準外運,非疫區(qū)不用疫區(qū)種子。
二、物理防治:
用56℃恒溫水浸種30分鐘后,冷水冷卻后催芽播種。
三、生物防治:
發(fā)病時噴施生物制劑:
72.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
90%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
四、化學防治:
(1)種子:
1.05%次氯酸鈉浸種20-40分鐘。浸種后用清水沖洗掉藥液,稍晾干后催芽。
(2)發(fā)病時噴施:
77%豐護安(可殺得、冠菌銅、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600倍液
20%噻菌靈(龍克菌)懸浮劑500倍液
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
隔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